2022年,美国小伙顶住死亡威胁,毅然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相册无偿捐赠给中方。
2022年,美国小伙顶住死亡威胁,毅然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相册无偿捐赠给中方。两年后,法国青年马库斯,怀揣家族的血泪历史,再度做出相同的选择。他们在危险中挺身而出,将日军暴行的证据带回中国。究竟是何等力量,促使他们甘冒风险,只为将这份沉甸甸的真相公诸于世?故事的起点要回溯到1937年的上海。马库斯的外公罗杰·劳伦斯,亲身目睹了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的滔天暴行。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按下快门,记录下黄浦江上的罪行行径。照片背面,他用铅笔写下的隐晦标注,每一笔都洇着暗红的血迹。这份记录,让罗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年幼的孩子竟遭日军抓走。即使侥幸回到法国,他余生也都被噩梦缠绕。与罗杰不同,另一本相册是一个意外发现。2022年8月,33岁的埃文·凯尔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经营典当生意。他在社交平台的粉丝请他鉴定已故父亲的一本旧相册。当他翻开相册,看到的是街头横七竖八的尸体、遭遇轰炸后的残垣断壁。Nanking(南京)这个词的频繁出现,让他意识到这本相册与日本在中国的战争罪行有着紧密联系。咨询学者后,他确认这些历史照片拍摄于淞沪会战期间的上海,他觉得这些照片理应属于博物馆,必须将其公诸于世。马库斯在整理外公罗杰遗物时,发现了那本蒙尘的相册。家族的血泪史让他数夜难眠。这些能揭露日军罪行的证据,必须在中国足够强大时回归,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力量。为了给家族的伤痛一个交代。马库斯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路。两人在公布真相的过程中,都收到了不少波折与磨难。埃文·凯尔在发布视频寻求学者帮助时,在网上掀起舆论巨浪。他惊讶地发现许多美国人对抗日战争和日军在中国的暴行竟一无所知。深思熟虑后,凯尔毅然决定自掏腰包买下这本相册,并无偿捐赠给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总领事馆以“国礼瓷”回赠。埃文·凯尔捐赠相册的消息发布后,便在美国持续遭受网络暴力甚至人身威胁。有人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指责他自导自演,借此吸引眼球。这铺天盖地的攻击,让凯尔及其家人饱受折磨,以至于他至今仍需定期接受心理治疗。马库斯的团队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质疑和关于造假的指控,让他接揭露真相的过程步履维艰。幸运的是,正义的力量也在汇聚。在凯尔被攻击的时候,很多中国人和他的粉丝一同站出来发声支持他,他感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马库斯所捐的618张照片,也经过鉴定确保信息真实,永久落户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埃文·凯尔将他此次中国之行视作一场疗愈之旅。他踏访北京、天津、上海,感受着来自中国的善意与热情。而南京是他此行最重要的一站。在这里,他亲身感受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他仔细了解了中、美、苏等国空军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凯尔深深爱上了中国这个美丽国度。马库斯则是另外一种体验,他受邀观看《南京照相馆》,在电影中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中国人们遭遇到残忍与暴力。也让他这样旅途更加无怨无悔。这两份跨越国界的珍贵捐赠,代表了两位外国友人的勇气与正义。它们有力地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暴罪行,更体现了人类对历史真相的共同守护和对世界和平的永恒追求。面对这些曾经的累累伤痕,我们又该如何汲取教训,以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呢?这或许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当深思的时代课题。